winnipeg156
小有名气

[] [视频直击] 华夏先民,牛逼哄哄...跟老祖宗比.....现在的我们何止是out.....

-->
声明...是个转帖~~~转自汉服吧....华夏璀璨几千年,一打打回原始前.....何时能再次雄起啊.........

节选一些有意思的给咱们吧的童鞋们看看~~~~快要被我们遗忘干净的自己的历史...原来竟如此的彪悍.......

古人也用手提包!

敦煌壁画中的17窟      唐 侍女
,看这唐朝提包,这形状这花纹。。。我们的祖先真的引领了几千年的时尚啊,太有才了!
(真的不是谁穿过去时,不小心挂在那里的么???)


LV的退下......你根本就是复古而不是时尚.....

这个陶俑拎包的姿势。。。典型的lv包姿势啊!(小姐,你是穿的么??? )


看来当时这款手提包很流行~


靴子什么的也都跪拜吧.......

古代的靴子、休闲鞋和球鞋
南北朝时期的靴子实物见于尉犁营盘古墓之中,营盘出土的一双彩绘刺绣靴子,靴底为皮革,靴面是麻布质地,靴内衬柔软的毛织物,使整个靴子显得比较厚实,靴面、靴筒绣有红、青、黑、蓝等色彩的云朵纹样,像这样具有强烈装饰风格的靴子,在我国唐代以前,实不多见。
南北朝靴子


休闲款的....
1995年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的一双红地晕间缂花靴的样式十分独特。此靴长29厘米,高16.5厘米,形制为短腰,整个靴子用皮、毛褐、绢、毡等多种材料缝制,特别是靴面中央在白地上织有并蒂花卉图案,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装饰效果。靴子构思巧妙,形制新颖独特,是新疆古代鞋靴中的又一精品。


大家确定足球鞋的鞋钉是上个世纪才发明的么?

南宋球靴
鞋面用牛皮制成极其耐磨:这双南宋球靴用牛皮制成鞋面,在鞋底上钉上圆头铁钉,向外突出,很耐磨,再涂以桐油,使之不漏水,不禁让人感叹其工艺之精湛。
足球鞋还带钉子,跟现在的异曲同工啊,古人太聪明了。
(这莫不是。。。哪位户外爱好者留在宋朝的证据吧???)



三国木屐

小日本学了去流传到现在呢!咱们都不知道是啥了吧?!



生猛的来了.............古代时尚高跟鞋.....高跟鞋啊有木有!!!!!



玩混搭的....我是该说你时尚呢还是说你复古呢?!?!?!?!恩!?!?!?!?!

叠穿、混搭、透视、荷叶边……古人早玩过了
唐朝时的短袖外套
叠穿+混搭,如果今天穿这么一身,再挎上那个唐朝手提包,走在街上仍然是潮人一个!
(根据无数穿越小说的规律,穿越人士一定会引导当时潮流的,尤其是爱美的女士,为自己周围的人设计最新款式的衣服,或者开个服装店赚钱最常见不过了……)


清纯背带裙啥的也都跪了吧....

隋朝背带裙


谁说老爷们不时尚!!!!!!!!!看看!!!!六层!!!!!搁现在也能让你惊讶的瞪大双眼!!!!!!!

北齐若隐若现透视装
古代纺织技术之高超我们今天简直难以想象,汉马王堆那件著名的能塞进火柴盒的纱衣不说,初中历史课本小字里介绍过,说是一个胡人见唐朝官员,发现人家纱衣下有颗痣,赞美纱衣精致,于是官员哈哈一笑,给他一数,共六层纱,胡人就立刻OTZ了……



我们都误解古装剧的造型师了,那些BH的头型确实存在……
曹颖当年那个米老鼠发型真的有原型啊!


星爷也膜拜....青霞也复古....
原来周星驰电影里的头型也绝对不是夸张搞笑来的!
蕉叶冠VS林青霞姐姐在《鹿鼎记》的“我爱一条柴”



看下去更精彩


发网......

唐朝发网(周迅走红毯和王菲演唱会都是学人家的么???)



...................哎............高尔夫????...你伤不起啊!!!!!!!!

我们祖先在生活其他方面也是很时尚的!
古代高尔夫:捶丸


丸是我国古代一种以球杖击球的体育运动,被称为中国古代高尔夫球。泰山景区依据宋代捶丸图和相关记载为演员制作了宋代服饰,结合元代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高尔夫球的专著——《丸经》比赛规则,让宋代捶丸赛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边。  

黑社会?纹身?刺青?.......都是玩剩下的........

刺青馆也是我们的时尚祖宗玩剩下的。。。。。。

卜白菜各有所爱,唐代男子还有一种爱好——刺青。刺青在唐中期及以后可谓流行一时,当时的长安、成都、荆州、黔南都有刺青的风俗。男人用针在皮肤上刺出图案,然后涂上墨,待创面痊愈后,就形成了无法磨灭的图案。
时尚的古人已经有专业的刺青师傅,当时的蜀人最善于刺青,不仅图案清晰如画,而且色泽鲜艳。在荆州的市场上有专门的刺青工匠,他们事先将针固定排列为一定的形状,然后根据顾客的要求,将各种图案刺在皮肤上,再涂上石墨。当时人们最喜欢的图案是蟾蜍和蝎子。在长安的市场上还出现了唐代最早的专业刺青美容师“札工”,他们也做着同样的工作。
千奇百怪的刺青内容
当时的刺青者大多数是市井恶少或者军人,所刺的内容千奇百怪。家住长安大宁坊的张干在自己的左臂上刺的是“生不怕京兆尹”,右臂上刺的是“死不怕阎罗王”。“京兆尹”是当时的官名,就是京城的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王力奴在自己的胸部和腹部刺上了山、庭院、池榭、草木、鸟兽。赵武建在身上刺了一百六十处番印。还有更奇怪的,蜀人赵高将佛教里的天王像刺在背部,他犯法时应该杖背二十,可是地方官吏却不敢,因为他背上刺着天王。后来剑南节度使来了,用杖刑将他背上的天王像打得稀烂。节度使走后,赵高挨家挨户袒衣讨钱,美其名曰“修理功德钱”。
唐代刺青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多与诗歌有关。蜀小将韦少卿在胸部刺一树,树梢有乌鸦数十只,下面悬一镜子,有人以绳牵镜,以此表示张燕公诗句“挽镜寒鸦集”的意境,可谓用心良苦。荆州人葛清从颈部以下遍身刺三十余图,每图表示白居易的一首诗。如画一人持杯临菊,表示“不是此花偏爱菊”;画一树,树上挂缬,表示“黄夹缬林寒有叶”。人称他为“白舍人行诗图”。
许多人都以刺青相比试,或刺《辋川集》一本,或刺白居易、罗隐二人诗百首。有些无赖少年甚至将平生所到过的地方、饮酒赌博之事及所交往的妇人的姓名、年龄、形貌详细地一一刺在身上,这种刺青图案被称为“针史”。
后周太祖郭威年少时与冯晖交好,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一天,二人遇见一位道士,自称“业雕”,为他们二人刺青。道士在郭威脖颈左边刺一麻雀,右边刺谷、粟;在冯晖肚脐处刺瓮,瓮中有大雁数只。道士说待到麻雀吃到谷子、大雁飞出瓮时,也就是他们发达之日。后来麻雀与谷、粟的距离逐渐接近,等到郭威登位时,麻雀竟然吃到了谷子。而冯晖官高位显时,大雁真的从瓮中飞出。因为郭威脖子上有刺雀,人们又称他为“郭雀儿”。

现在的足协不给力?????那是因为宋朝的足协太给力!!!!

最早的足球协会

蹴鞠在宋代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行会性质的全国专门的蹴鞠组织——齐云社。  
“齐云社”是宋代的鞠客(蹴鞠艺人)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和提高技艺组织起来的行会,是当时全国性的踢球组织,因球是圆的,又叫“圆社”,类似于今天的中国足协,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足球协会”。“齐云社”的含义是蹴鞠时踢得高,“上与云齐”,含有吉祥之意,同时象征蹴鞠艺人“青云直上,高与云齐”。“齐云”是对外的正式名称,“圆社”是自己人之间亲切的称呼。  
“齐云社”的主要职责是发展组织,严格内部纪律。组织也很健全,“督部署”和“教正”等是总负责人,就是足协主席。下辖三个主要部门:“社司”和“主会”负责内部事物,“知宾”和“节级”负责对外接待,“会干”等负责比赛和球队事物。  
“齐云社”作为最早的蹴鞠组织,在提高艺人技艺、宣传蹴鞠价值、推动蹴鞠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起码人家那时候已经开始玩联赛了有没有?!!!

最早的职业联赛  
齐云社一项重要职能是组织全国性的比赛,每年举行一次,目的是确定蹴鞠艺人的技术等级。山岳正赛就是齐云社组织的全国性蹴鞠比赛,因在山上举行,所以叫山岳正赛。  
事前要发通知,赛前要敬神,比赛要收取一定的参赛费用,叫“香金”,比赛的奖品叫“球彩”,**完毕并待以茶饭后分级进行比赛。这种制度有点像现在的甲级联赛或乙级联赛,不过当年交通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要踢一次比赛也挺不容易的,所以只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一次


你印象中咱们的老祖先就是那样烧树杈子做饭的么?!?!?!

那些无法用常识解释的古代发明!
商代妇好墓出土三联甗(YAN),类似现在的煤气灶.......   

独一无二的复合炊具      
甗本身便是由甑、鬲组成的复合炊具,妇好墓出土的这件三联甗就是目前所见到的惟一的这种复合炊具。它是将三个甗的鬲合为一起铸成一个长方形中空的案,案下有六条实足,案面上保留着三个鬲的口,甑则仍然是三个个体,分别套接于三个鬲口内,从而形成一鬲加三甑的格局。            

使用时,鬲腔内的热蒸汽分别进入三个甑内,三个甑中可分别放置不同的食品,既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也增加了食物的品类和总量。

战国的冰箱.......对..没错....冰箱........虽然不是电的....

古代“冰箱”--冰釜
战国时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


咋能不汗颜.......哎.....

冰鉴结构图
至今天,现代的技术仍然无法复制这两件铜冰鉴,古代的冰箱我们竟然无法做出来!!!!!!!!!!!


时代在进步....冰箱也在与时俱进.....

到了明代,冰箱成鸟介个样子


使用方法:明朝时,北京城裏的皇公贵族已把冰箱做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种用天然冰块降温的箱子,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从外观上看,冰箱口大底小呈方斗形,腰部上下箍铜箍两周。箱两侧有铜环,铜环的用途就是便於搬运。箱口覆两块对拼硬木盖板,板上镂雕钱形孔。      

那时的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冰箱箱内挂锡裏,箱底有小孔。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味道干爽清凉,用后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暑气顿消。由於锡裏的保护,冰水不致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

出租车.......打的哪儿有打马车牛叉.....

古代Taxi ——   
记里鼓车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锣鼓。              
这下你知道了吧?现在满大街跑的Taxi,它的计程方式和记里鼓车没有本质区别。


童鞋们注意了..............本贴的

----------------镇
----------------帖
----------------之
----------------宝

隆重登场!!!!!!!!!!!!!!!!!!!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水晶杯   

高15.4厘米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     
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


彻底震住我了...........

明朝战车

坦克,坦克


什么叫时尚,这就是时尚,什么是前卫,这就是前卫。


这个...这个......曹操手下的许褚典韦夏侯惇他们吃工作餐的时候都用这个么????


现代餐盒也就这个样子,但毕竟博物馆没有说这是做什么用的,我个人觉得是餐盒啦

古人员在秦陵挖掘的宝剑,其剑到现在还是锋利无比,原因是剑锋上面覆盖了一层铬,听起来不算神奇...但是重点是......

人类直到1938年才发现了铬!〔拿这把宝剑穿越古今绝对够潮够in~~~〕


文人必备....

名称:明万历 青花龙纹笔   
尺寸:长20cm

介绍:
“大明万历年制”款
明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备和文人书画艺术的发展,使得毛笔等文房用品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制笔工艺不仅讲究实用价值,而且注重装饰效果的重要性,各种不同材质开始用于毛笔制作,雕漆、竹刻等常有所见。瓷质笔管最早见于宣德,万历时最盛,本件即是其中代表。笔管施釉清透,青花发色明快,呈色稳定,所绘龙纹身形矫健,由笔末端攀升,是万历宫廷制品典型纹饰,末端书“大明万历年制”。万历官窑大器一般给人粗陋之感,小件器物的制作却颇显精致,此件可为一例证,由于瓷胎的收缩情况不同,要想笔管与笔帽刚好契合并非易事,由此也可见制作工艺之精。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市场行情:
2008-12-6 北京保利 估价: RMB300,000-400,000 成交价: RMB:336000 HKD:----
USD:----


恩,看的时候很惊讶。。。。

看完之后想哭。。。。中国历史咋就断了呢?????啥原因????

这么多的文物,我们见过几个???为啥见不到????门票???车票???还是什么原因???

OK了.....就发到这儿吧......

童鞋们....你们作为现代人...有木有看傻了呢?

300年来......丢掉的东西太多了....从文化到性格......
吴三桂是最大的罪人啊.........

元,清 两个本质上不属于汉文化的王朝...彻底断送了一个曾经灿烂辉煌的民族...剩下一堆行尸走肉般的奴才......


#1楼
发帖时间:2012-03-10 17:49:13   |   回复数:8
henryxing
一代宗师
只有1 个图可以看
2012-3-10 #2楼
drchenxi
武林盟主
图挂了!            
2012-3-10 #3楼
winnipeg156
小有名气
我看这是好的啊,图没挂
2012-3-10 #4楼
realrichlee
一派掌门
winnipeg156 发表于 2012-3-10 18:13
我看这是好的啊,图没挂


关键是就你一个人能看,我们都看不到。跟你说过了,把图片下载,再上传,别简单的复制!!!
2012-3-10 #5楼
pcxxex
小有名气
该图片仅限百度用户交流使用
2012-3-10 #6楼
boosdbl
一代宗师
路过而已。                     
2012-3-10 #7楼
bringmeback
一派掌门
何止是out,简直就是out
2012-3-10 #8楼
yhf.y
超凡入圣№
可惜图片都挂了啊
2012-3-11 #9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