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cats
武林高手

[] 遭遇传销

-->



忘了具体是哪一年,依稀记得大学毕业有几年的样子,与同学们的联系渐渐少了起来的时候,一天,一个同学打来电话,很热情地问候我,说特别特别想念我,很想很想(当时确实就是这样一种语气!)找个时间来看望我。放下电话,心里突然很自责,觉得毕业后光忙于工作,竟疏远了曾经一同学习奋斗的弟兄们,实在是做人的一大失败。虽然这个同学在上学时的关系并不能说很融洽,一度还因为他有一种神经质般的行为,大家一起抵制并疏远过他,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妨碍他对我的想念,何况我住城东他住城西,来看我要跨越几乎整个城市,想到这里,心下就更不是滋味,所以才会在电话里诚惶诚恐并同样热情地邀请他来玩。
那天还是夏天,晚上八点多了,有人在敲门,开门看时,正是他站在门口,背着一只大到有点夸张的布包,灰头土脸却带着真诚的笑容看着我。我没有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来了,很激动,赶紧让到屋里,落座倒茶,一通忙乎。坐定了自然先聊聊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他说到他没什么太多变化,依旧是在学校里当老师,教着初中几个班的课。这时,他忽然问我,有一个很好的事业,想不想一起做?
我很诧异,刚聊了没几句,怎么突然就有事业来找我合作了?他开始从他背的书包里往外拿东西,一堆很精美的瓶瓶罐罐,包装上全是英文单词,接着又掏出来一本夹着很多张纸的图册,然后开始向我讲述,这是他正在销售的一种家庭卫生产品,叫XXX牌子,总部在加拿大,在世界各国有分部及销售网点,中国的总公司设在广州,产品线贯穿家庭清洁卫生的方方面面,这是洗碗的,这是洗水果蔬菜的,这是清洗厨房油烟的等等等等,听介绍东西不错,但价格却很高,一瓶洗碗筷用的洗涤剂就六十多元,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三百元不到,所以我只好说价格是不是太贵,这么贵你怎么销售出去呢?他笑着说:贵点是贵点,但你可以一次性花五百八十元,买下这个公司的全系列产品,然后再拿这些产品去推销,同时可以发展你的下线,下线们的销售成绩你可以从中提成百分之二十,如果你发展的下线越多,你得到的回报越多,这样一个月下来挣的钱可比在单位里拿那点死工资强多了!
我终于明白,他做的就是人们最近很热衷的传销。
那之前,父亲因为脑血栓导致失语、偏瘫,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出院后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除了送营养品、慰问品之外,好多人是抱着诸如气血循环机、理疗仪一类的保健器材来的,都极热情的给母亲讲解使用方法,很大方地把设备留下让父亲试用。母亲很认真地一一使用这些产品,希望在医院的正常医疗之外,能找到一条更好的治疗途径。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于是在他们回来询问疗效的时候,母亲并没有如他们所劝买下这些东西。那个时候,我们很切实地明白了一个名词——传销。虽然从心底里并不愿意否认大家对父亲的关心,但次数太多以后,也难免有些情绪,因为有些设备根本是不着边际,与父亲的病毫无关联的,也被他们大劝特劝地让母亲买下,盛情难却之下的母亲,后来不得已买了一些相对便宜的诸如按摩洗脚盆之类的仪器,就再也不敢接触这些好心人了。
二姐那两年正在跟一位大学老师学声乐,因为是熟人介绍,几乎是不要学费的,教得还算比较认真,虽然上课的时间并不固定,但也足以让父母感到欠对方很多人情。一天照常上完课后,那位老师拉着二姐去参加了一个讲座,内容是介绍XX牌的深海鱼油、卵鳞脂之类的产品,讲座结束后,主办者就开始鼓动大家买下几套产品去推销,并希望到场人员努力发展自己的下线。二姐就在老师半劝半强迫的鼓舞下买下了两套产品,钱,当然是老师主动借给她的,说好回家后拿了钱再还就可以了。二姐捧着两大盒鱼油回到了家,始终也弄不明白,几百块钱怎么就变成了区区这两盒用也用不了,扔又舍不得的营养品了。那次事件,使全家对传销由反感变成了厌恶。
所以,当我的这位同学声情并茂地向我推荐了他眼中伟大的事业及伟大的产品后,我出于面子考虑,只答应与母亲商量一下,有需求时再找他买产品。他没多说什么,匆匆地告辞走了。第二天,同学之间都开始电话联络,互相都在问这位同学到过对方家里推销产品没有,所有人得到的回答全部都是肯定的。真想不出来,那天,这位同学到底跑了多少家,说了多少话,但他的销售成绩却是有目共睹:全班同学里只有小T一个人花60元买下了一瓶洗涤剂。
那天以后,再也没有接到这位同学的电话,人,更不知所踪。



终于,国家明令禁止传销活动了。心下很释然,明明是很不光彩,专拿亲戚朋友下手的一项近乎抢钱的活动,终于也走到了它终结的一天。很多年,家里都没有再受到这方面的骚扰。
结婚后,一天妻子下班回家,说跟原来单位的一名同事约定今天到她家里去坐坐,据说这位同事几乎天天打电话约她去家里玩。那天,我跟妻子一同去了。到同事家里,寒暄几句后,就聊到了工作上,妻子问同事最近在忙些什么,她说她在做“申旗”。一个很陌生的名字,我们问这是什么,她说是一种营养品,于是,很迅速地,拿出了一本精美的画册,开始讲解起来:这是一种全面呵护人体健康的营养品,从减肥、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直至美容,产品线相当全面,有几种价格昂贵的药,专门针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有独特疗效。
妻子对后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因为她知道父亲脑血栓后遗症的情况,很希望能找到一种适合父亲的新药,只要有效,即使价格贵些,也在所不惜。
我的心里闪过一丝疑虑,因为这位同事所介绍的一切,跟当年的传销手法实在是如出一辙。但我不信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还会有人在做。我并不了解妻子与她这位同事当年的友情到底有多深,出于好意,我宁可相信她做的这种药品会是一种不错的产品,就很详细地向她咨询这药的使用方法及疗效。为了证明这药的疗效,她还特别拿出了四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位老人的四种姿态——在床上躺着,在床上坐着,在地上站着,在院子里骑三轮车。据她说,这位老人服用了这种药物后几个月时间,就由原来的卧床不能自理,痊愈到能够自己骑三轮车出门了。这样具有说服力的例子,让我们俩真的很兴奋,就在我们几乎决定买下这药给父亲试试的时候,我发现,照片上的这位老人,就是我现在所在单位的一位同事老J,我到单位时还与他共事过几年,后来据说他因病就退休了,一直在家养病。没错,就是他。没有想到这么巧,但我又留了一个心眼,心想:不如先了解一下老J现在的病情,如果确如她们介绍已经痊愈,那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要是这样还不买药给父亲,就真是大大的不孝了。
回到家,我赶紧给其他同事打电话,了解老J现在的病情。第一位同事说,好久不见老J出来了,他不是病的很厉害吗?又问一位年龄稍大的同事,这同事嘴上很利索,也不积口德:“老J呀,他病得快死个屁的了,你问他干啥,有什么事吗?”我赶紧追问:“听说他不是快痊愈了吗?”对方哈哈大笑:“你从哪听说的,是不是有人在忽悠你呀?!”
我终于明白,我就是被忽悠了:那照片的顺序本来是应该反过来看的。先是骑三轮,接着是站立,然后是躺在床上,最后是卧床不能自理。经过推销者的巧妙布置,却变成了一位服药后出现奇迹的有力证据。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差点又掉到传销陷阱里;我才明白,原来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从原来的地上转入了地下,并有卷土重来之势。心里很恶心,倒不是险些损失几千元钱的事,而是被骗后的那种特伤自尊的内心受挫感。
传销,在严重地泯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前两年,从单位辞职出来,没有了固定单位的福利待遇,妻子就张罗着给我让一份商业保险。一位拿下了她们单位大量保单业务的业务员老Y应承下来了此事。
一个下午,在轻松的气氛中,保险业务员老Y顺利地帮我办好了我的保险业务,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他,从那天起,就成了我的一个朋友。
一年以后,老Y给我打电话,说他从保险公司辞职了,正在做一项比保险业更有前途更有吸引力的事业。我很好奇的问他是什么事业,他说是——直销。
直销?不是传销吧?
老Y在电话那头呵呵笑了:当然不是,直销是国家支持的行为,跟传销可大不一样,据说国家正在制定直销法,等这部法律出台以后,直销业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这么久的接触,老Y的人品我信得过。所以他问我哪天有空,想跟我好好聊一聊直销的事情时,我很痛快地答应了。据老Y说,他现在正在做的产品正在申请直销牌照,而且肯定会在国家认可的第一批直销产品中出现。为此,他非常有信心。跟我约定,到他们的一个固定的培训场所去听听课,有专门的培训老师讲解产品的方方面面。
我对传销行为有着本能的反感,即使老Y说的是直销,也是要去推销的,虽然我不了解他们到底用哪种推销方式,但我仍然不感兴趣。老Y毫不气馁,经常打电话来叫我,却之不恭,我只好去看看。
一间租来的单元房里,几名西服革履精气神十足的小伙子开始对我一个人进行了鼓动宣传。产品的生产工厂总部设在美国,中国的生产工厂在广州。产品是一套全面的营养健康产品,包括(此处略去五百余字,因为我实在是没有兴趣重复那些话)……等等。营销的方法就是发展自己的下线,每个下线的业绩都会反映在你的提成上……
听了一晚上,我很迷惑:直销跟传销到底有没有区别?如果有,怎么我听来都是一样的方法?如果没有,国家又何苦禁止传销发展直销?问题虽然想不明白,但我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我不打算介入——既然我看不出来它与传销的区别。
老Y依旧不放弃。他很认真的告诉我:为什么选中你来做这个产品?是因为你的年龄、阅历、气质、文化素养都很高,很多人想跟我们一起做这个事业,但我们考虑他们的综合能力有限,根本不予考虑,而你是我们都很看好的一位营销员,所以,你千万要抓住国家要大力发展直销的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自己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我得承认,我有好虚荣的弱点。
我觉得作为一位颇了解我的朋友,老Y如此说,应该是他心中对我的客观评价。在我刚刚禁不住有些飘飘然的时候,老Y告诉我:今天晚上有一位该产品营销方案的创始人要来石家庄对所有营销人员进行培训,你今晚一定要过来,我在XXXX大厦等你。再一次盛情难却,我去了。等了半个多小时,创始人——他们都称她为“老师”到了。寒暄几句,十五、六人先奔赴一家高档的饭店用餐,席间,老师描绘了公司未来发展的蓝图,以及产品营销下一步的高超策略,令得听者兴奋异常,仿佛满天的钞票飞舞,仿佛不久的将来,真的就象他们所向往的那样:即使你睡着觉,钱也在源源不断地流进你的银行户头……
我却彻底对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失望了,从此决定从此再也不涉足他们的活动,即使这个产品的直销牌照真的发下来,即使这个产品真如他们如言前途一片光明,我觉得,那些口头上的辉煌,不会属于我。从那以后,老Y的电话我不再接听,因为我知道他打来电话会说什么内容。
其实,我在心里早已认定,他们所谓的直销,就是当初的传销加了一个看起来似乎合法的保护套而已。



国家终于公布了第一批获得直销牌照的产品,我清楚的看到,根本没有老Y他们做的那个XXXX牌子。
下班回来的妻子报怨说:“XXX真让人闹心,最近又在给我发这种短信。”我拿来一看,短信写着——“我正在做一个很有前途的产品,本周五你有空过来听听课吗?”署名是她原来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据说,她这个朋友多年来,每逢做一种新的产品,一定是最先想到她的。
传销,我服了U!!!
                                 2007-7-12 石家庄
#1楼
发帖时间:2007-07-12 01:35:04   |   回复数:2
游客组